close

   從前,我在中學教中國語文時,學生最愛問我︰「老師!我學這些東西有甚麼用?」後來,我到大學教中文,也就再沒有學生問我這個問題了!或許,他們已經明白到不管老師的答案是甚麼,到最後他們仍然要考試,又或許他們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答案,明白語文有甚麼作用,以及語文對他們來說,有甚麼作用。

   近日大學開始考試,我負責監考 “practical Chinese for BBA students” “practical Chinese for MBBS students” 等科目。我無聊時,拿起試題翻閱。看著看著,心中就產生了一些想法。難道教授工商管理學生診斷病句,他們會覺得這是語文科內容,與他們無關,但把病句內容與商業掛勾,學生又會覺得這一科是 “for BBA students” 的科目?如果拿一篇醫學專題報導來教授學生如何修改病句,難道工商管理學生就不能把學習到的語文知識,應用到工商管理範疇嗎?相信能夠活用的話,語文知識就可以稱得上 “for all students”

  多年前,爸爸生病,急須肝臟移植。當時,我和家人還未決定等候屍肝還是由親人捐肝。醫生明白到哪個決定比較好,但決定權始終在我們手,醫生不能替我們選擇。於是,醫生先來一招「陳述利害」,向我們陳述活肝移植的好處和長期等候屍肝的害處。接著,醫生又來一招「連續設問」,透過不斷提問,引導我們思考活肝移植的好處。當我們問及屍肝的輪候時間時,醫生答過我們問題,便「因勢利導」,再引導我們思考。最後,連西方語用學的禮貌原則 “politeness principle” 都用上了,一頂高帽送來,指出我們都受過高等教育,明白哪個選擇比較合適。到底,這些遊說技巧,是醫學院教的?還是文學院教的?還是他們在實習過程學習到的?又還是那位醫生早在中學三年級,學習《燭之武退秦師》時已學習到?

  學問,甚麼時候有用?我們並不能預測。當一位中學生立志要當醫生時,他只知道要讀好生物科及化學科,誰會相信在文言單元或游說單元學習的一篇文言文,對他將來的工作、將來的病人有幫助?如果在學習過程中,凡事從功利角度出發,凡事都問有甚麼用,不斷篩選,對於「沒用」的就不去學,也許總有一天會因為不斷篩選,而明白到「書到用時方恨少」。因為當你明白某些學問「有用」時,你會發現自己早就因為它「沒用」而把它離棄了!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學問 用處 有用 沒用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冼的散文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